打工一樣也能成就輝煌
乾隆五年的秋天,北京城里有一個石匠死了,他的喪禮辦得分外地隆重,主喪的是內閣學士許王猷,在靈前俯首跪拜的有大學士徐本、趙國麟以及眾多達官貴人;就連三朝元老、大學士張廷玉也派人前來送帖。那么,這名石匠到底有什么背景,讓這幫達官顯貴像孫子一樣這般恭敬呢?
這名石匠叫俞君弼,他活著的時候不過就是隸屬于工部的一個鑿石匠而已。這個人雖然沒有什么地位,斗大的字也不識一筐,卻因為手藝非常好,在興辦皇室工程時掙了很多銀子,積下了很厚的家底,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敬重,很多王公大臣都和他有交情。
他沒有兒子,他死的時候,他的義女婿許秉義把京城中的達官顯貴都請來,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一個給人打工的小小的石匠,竟然死后有如此的哀榮,活著時候的“輝煌”也就可想而知了。
放眼當今的職場,很多在職場上打工的年輕人,總在做著自己創業的夢想。難道打工就不能輝煌嗎?這個清代石匠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其實,世界上前100名富人中,有909《是給別人打工的。有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自己創業的打工者不是有出息者。這樣想,實在是勇氣可嘉的,不過,最終走上創業路的打工者還是極少數。
而且,另一句老話更能讓人欣賞: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職位都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再說,將軍不也是打工的?
其實,不管打工也好,做老板也好,時刻都要有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的夢想去奮斗,努力拼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從打工開始的?
齊勃瓦出生在美國鄉村,只接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15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就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他不甘沉淪,不甘一輩子做馬夫,他無時無刻不在尋找發展的機會。3年后,齊勃瓦終于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雖然他也是一個進城的農民工,但是,自從進入建筑工地那一天起,齊勃瓦就下定決心,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的時候,齊勃瓦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并自學建筑知識。
晚上吃過晚飯,工友們往往扎在一起閑聊天或打撲克,只有齊勃瓦躲在角落里看書。有一天,公司的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視察工人宿舍時,看見了齊勃瓦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第二天,經理把齊勃瓦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干什么?”
齊勃瓦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想我們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是不是?”
經理點了點頭。不久,齊勃瓦就被破格升任為技師。那些打工者中也有人諷刺挖苦齊勃瓦。但是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我們只能在工作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的工作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我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就能獲得發展的機遇。”
正是抱定了這樣的信念,他工作努力,刻苦鉆研,系統掌握了技術知識。就這樣,齊勃瓦一步一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最后,齊勃瓦終于做了這家建筑公司的總經理。
齊勃瓦做了建筑公司的總經理,在建筑公司完成了最大的布拉得鋼鐵廠,他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又被卡內基鋼鐵公司的天才工程師兼合伙人瓊斯所發現。瓊斯立即推薦齊勃瓦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廠事務。兩年后,瓊斯因一次事故而喪生,齊勃瓦接任了廠長。由于齊勃瓦的積極努力和工作熱情,布拉得鋼鐵廠成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的靈魂。幾年過后,卡內基親自任命齊勃瓦擔任鋼鐵公司董事長。
當今世界,到處都活躍著像齊伯瓦這樣的風光無限的CEO們。
一個獵頭公司這樣描述CEO:30出頭或40不到,穿名牌西裝或休閑服,有歐美留學背景,在頭等艙中打開電腦筆記本穿梭于世界……
CEO是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而存在的,他們年富力強、有豐富的知識和精明的頭腦,但是他們沒有足夠多的資本。他們大都經歷過是自己當老板還是幫別人打工的思想斗爭,最終他們還是決定用老板的錢.\栗完成自己的創業實驗。
而CEO的重要性又何嘗比不上老總呢。人們普遍認為,CEO的好壞,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競爭的壓力迫使投資者越來越迷信于CEO的個人魅力和作用,而CEO拯救企業的傳奇故事,又給CEO頭上罩上一絲耀眼的炫光。
無論如何,不管什么時候,自己要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然后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去努力,不管打工還是創業,都可以成功。
但是,有一點,你必須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能總在兩者之間徘徊不定,就像你不能永遠同時走兩條鋼絲一樣。
看過雜技走鋼絲的人都知道,雜技演員都是雙腳走一根鋼絲,沒有說是同時兩根鋼絲橫在半空,一腳走一根的。為什么?因為兩根鋼絲比一根更不容易保持平衡,更容易摔下來。
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卻同時在走兩根,甚至更多根鋼絲。比如身在職場心在創業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能夠同時走兩根鋼絲的人肯定是高手,但就算高手,最終他也只能選其中一根走。該斷不斷的結果,就是一根也走不成,在鋼絲上吊著等死。
所以,是打工還是創業,這種問題最好早點想明白,想明白了就不要再胡思亂想,老老實實去走自己那根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