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冒險,靈活運用發散思維
來源:丹東人才網
時間:2017-02-15
作者:丹東人才網
瀏覽量:
發散思維是一種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角度去設想的展開型思考方法,向四周擴散,無拘無束,甚至異想天開。發散思維可以使人的思維趨于靈活多樣。
有發散思維的人,在觀察一個事物時,往往通過聯想與想象,將思路擴展開來。拓展視野,而不僅僅局限于事物本身就常常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事物與規律,提出多種新設想、新辦法。因此,創造性首先表現在發散性上。
在一次有許多中外學者參加的“如何開發創造力”的研討會上,日本一位創造力研究專家應邀出席了這次研討活動。面對這些創造性思維能力很強的學者同仁,風度翩翩的村上幸雄先生捧來一把曲別針(回形針),說:“請諸位朋友動一動腦筋,打破框框,看誰能說出這些曲別針的更多種用途,看誰創造性思維開發得好、多而奇特!”
片刻,一些代表踴躍回答: “曲別針可以別相片,可以用來夾稿件、講議。”
“紐扣掉了,可以用曲別針臨時鉤起……”
七嘴八舌,大約說了10多種,其中較奇特的是把曲別針磨咸魚鉤,引釆一陣笑聲。村上對大家在不長時間內講出10多種曲別針用途很是稱道。
人們問: “村上您能講多少種?”
村上一笑,伸出3個指頭。
“30種?”村上搖頭。
“300種?”村上點頭。
村上緊了緊領帶,掃視了一眼臺下那些透著不信任的眼睛,用幻燈片映出了曲別針的用途……這時只見中國的一位以“思維魔王”著稱的怪才許國泰先生向臺上遞了一張紙條。
“對于曲別針的用途,我能說出3000種,甚至3萬種!”
第二天上午1 1點,許國泰“揭榜應戰”,走上了講臺,他拿著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別針用途求解。原先不以為然的聽眾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
“昨天,大家和村上講的用途可用4個字概括,這就是鉤、掛、別、聯。要啟發思路,使思維突破這種格局,最好的辦法是借助于簡單的形式思維工具——信息標與信息反應場。”
他把曲別針的總體信息分解咸重量、體積、長度、截面、彈性、直線、銀白色等10多個要素。再把這些要素,用線連接起來,形成一根信息標。然后,再把與曲別針有關的人類實踐活動要素相分析,連成信息標,最后形成信息反應場。許國泰從容地將信息反應場的坐標不停地組切交合。
通過兩軸推出一系列曲別針在數學中的用途,如曲別針分別做成1、2、3、4、5、6、7、8、9、0,再做成十—X÷的符號,用來進行四則運算,運算出數量,就有iooo萬、10000萬;在音樂上可創作曲譜;曲別針可做成英、俄、希臘等外文字母,用來進行拼讀;可以用曲別針做指南針;可以把曲別針串起來導電;曲別針是鐵元素構成,鐵與銅化合是青銅,鐵與不問比例的幾十種金屬元素分別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則是成千上萬種……實際上,曲別針的用途,幾乎近于無窮!他在臺上講著,臺下一片寂靜。與會的人們被“思維魔王”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
許國泰先生用他的發散思維成功地為我們詮釋出發散思維的魅力。對于思維方法的培養,制定“唯一”的準則是不可行的。如果對思維進行約柬,則只能看到事物或現象的一個或少數幾個方面;在思考問題時,我們也往往認為找到一個答案就萬事大吉了,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去尋找第二種,乃至更多的解決方案,因而難以產生大的突破。缺少發散思維,在理論上很難突破舊有的理論束縛,實現新的突破。發散思維,并不只是看到一個事物或事件的幾個方面,將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到陌生的、不熟悉的問題上,也是一種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的力量是很大的,創造者能夠打破原有的思維格局,提供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工作中要及時運用、善于運用發散式思維。